上海天文馆将采用BIM技术

2017/03/13
阅读(417
评论(0
收藏(0
来源:建筑时报
作者:佚名
简要:日前,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工奠基仪式在该市临港新城举行。这座建成后将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计划于2019年竣工,2020年建成开放。据悉,该项目将会采用BIM技术解决建筑难点。

上海天文馆将采用BIM技术

 

日前,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工奠基仪式在该市临港新城举行。这座建成后将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计划于2019年竣工,2020年建成开放。据悉,该项目将会采用BIM技术解决建筑难点。

 

上海天文馆建筑由美国意艾德建筑事务所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含有许多天文元素。主体建筑中,3个明显的圆形构成“三体”结构;椭圆形的建筑形态象征天体运行轨道,与3个“天体”一同诠释了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暗示“万有引力”这一塑造宇宙面貌的神奇自然力。主体建筑还包含“圆洞天窗”“倒置穹顶”“球幕光环”等特色设计,令建筑好似一台天文仪器。主体建筑外的景观区域,设计了4条非同心圆的步道,它们向外延伸,象征星系的旋臂。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建安部部长徐晓红说,这是一座大体量异形建筑,建造难度很大,如直径23米的球幕影院穹顶需要混凝土浇筑,必须把误差控制在很小范围内。为此,施工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将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三维仿真建筑模型,将其应用于设计、建造、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此外,天文馆建筑将采用雨水回收利用及生态净化处理、太阳能利用、导光管系统、地源热泵等技术,使这座上海新地标成为生态建筑的典范。

 

上海天文馆将采用BIM技术

 

上海天文馆将采用BIM技术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建筑时报),作者(佚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你的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发布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