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余杭记者 沈鹏阳 通讯员 金晓霞 朱鑫锋)采集最新数据、更新工程信息、复核项目问题……沈雷奇是余杭区审计局望梅路互通工程审计组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正在对工程的数据进行更新,动态审计项目建设进程中是否有新问题的产生,并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建议。
余杭区审计局正在进行跟踪审计的望梅路互通工程是余杭区“三路一环”快速路项目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杭州网络化大都市骨架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临平新城交通出行的便利度。
面对地下管线复杂、交叉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紧等问题,如何在计划时间内既高效又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建设?余杭审计在全市率先引入BIM技术,运用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和造价分析功能,使劳动力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物资管理、全过程信息传递,达到跟踪审计目标精准定位,推进了跟踪审计项目大数据审计格局。
什么是BIM?它就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一个工程信息协同和共享的平台。
“通过引入BIM技术,可以让我们充分运用其数据管理功能,提早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帮助我们解决工程重点难点问题。”余杭区审计局副局长何洪明说,“同时,也能让我们更直观地观察与判断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使参建单位项目资料信息化建设,有效控制投资审计风险,提高跟踪审计质量。”
引入BIM的成效是显著的。比方说,在望梅路互通工程中,审计部门通过BIM技术碰撞检查功能,发现图纸问题31处,减少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问题引起的财政资金的浪费;通过BIM的三维可视技术,累计发现碰撞点123处,及时与设计沟通解决,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通过施工进度模拟,发现项目中有35%的桩基及60%的箱梁受管线影响无法正常施工,建议参建单位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了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等。
截至目前,在BIM的运用下,余杭审计已对该项目涉及图纸问题等10方面审计事项提出审计建议206条,节省财政资金近400万元,提早发现合同清单误差金额945万元。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杭州日报),作者(杭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