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中心BIM技术应用

2017/06/01
阅读(6
评论(0
收藏(0
来源:BIM之家
作者:wanghe
简要:海天中心为海天大酒店原址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49.4万平米,最高建筑高度369米,在建

  海天中心为海天大酒店原址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49.4万平米,最高建筑高度369米,在建筑规模、高度、功能配置、经营水平各项指标上均将创青岛之最。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简称,通过利用BIM技术我们能够实现建筑物从设计到施工以至于最后运维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内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提供一个可以直观了解项目建设内容的平台。

海天中心,BIM技术,行见BIM

  一、服务海天 海天中心由于其本身体量巨大和结构复杂的特性,单纯通过二维平面图纸来理解项目建设不仅耗时费力,还存在着各专业交叉的盲区。BIM的应用不仅将二维平面的晦涩图纸转变成三维立体的直观模型,而且还通过云端平台将PC端、ipad端和手机客户端串联在一起,使各专业工程师们随时随地的翻看模型对照检查,极大的促进了日常工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目前海天中心的BIM应用已经成为项目建设几十家顾问单位、几百家专业分包以及上千名海天建设者们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工具,获得了各参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广泛好评。

海天中心,BIM技术,行见BIM

  二、创新引领 通常来讲,大型综合体建筑广泛存在着机电路由碰梁穿墙、净高不足等业内通病,然而海天中心BIM技术的应用一举破解了这些让业内专家都难以解决的沉疴顽疾,引领了岛城超高层建设领域建筑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利用Revit及Navisworks等专业软件将整个项目的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系统在计算机中进行三维重现,发现并修改了2000余类次“错漏碰缺”等二维平面设计中无法避免的设计问题,节省的后期拆改费用保守估计至少已达到7000余万元。除此之外,海天中心还创造性的基于施工BIM模型,针对西裙房钢网架安装抬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塔冠吊装等危险性高难度大的施工方案进行方案模拟,确保了技术方案的科学性以及与现场施工的一致性,全方位多手段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共享传承 海天中心项目旨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实施BIM应用,打破整体建设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纵向隔阂,充分整合全生命周期中分散在各建设阶段的建筑信息,而在每一个建设阶段内部,BIM技术还能够横向串联起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协调,将错综复杂的设计意图在同一个平台上充分展现出来,借助云端服务平台的相关工具,将跨专业、跨地域、跨时空协同工作成为现实,使各参建方与后期使用方都能够共享项目建设信息成果,传承和推广建设经验,推动智慧建筑的发展。

海天中心,BIM技术,行见BIM
海天中心,BIM技术,行见BIM

  四、绿色海天 为打造一座全新的“天空城市、绿色建筑、智能家园”,海天中心运维阶段还将继续挖掘BIM应用的潜力,充分利用BIM模型打造集设备监测维修、安防消防、能耗大数据监测的综合智能平台,监测采集对整个建筑的能耗数据,识别系统关联关系,提高设备清单及维保计划的维保效率,降低运营维护的投资成本,实现多系统数据互通的联动操作,实现海天中心低碳绿色的节能运行和以人为本的生态功能。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BIM之家),作者(wangh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