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装配式】装配式建筑今日快讯

2016/11/09
阅读(375
评论(0
收藏(0
来源: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
作者:佚名
简要:装配式建筑今日快讯,新鲜快讯早知道!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地资讯。

装配式建筑每日快讯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库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建筑工业化发展行业管理与政策机制”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BIM+VR+建筑产业现代化——龙腾设计精彩亮相江苏绿建展

 

让河北省配式建筑产业驶入“快车道”

 

上海建工实现装配式高架桥梁“新跨越”

 

 甘肃省房地产业商会考察学习装配式建筑新工艺新技术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库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2016年9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组织召开了《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库研究》课题第一次工作会。项目牵头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晓锋副处长到会并讲话,课题牵头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文林峰副主任、武振处长、刘美霞处长和中科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联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子课题承担单位的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图建达低碳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代表。

 

《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库研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课题之一,主要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标准化部品库研制,钢、木结构建筑标准化部品库研制,工业化建筑装修和设备管线标准化部品库研制以及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数据库信息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

 

课题负责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武振处长重点阐述了部品库研究的技术路线、考核指标、研究计划等内容,重点对课题任务分解情况以及近期完成任务进行了介绍。明确每一家子课题承担单位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考核指标及近期重点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要求,课题研究团队要高度负责,严格按照课题计划,落实好各项工作,近期重点完成工业化建筑部品库分类与编码标准工作。各子课题负责人结合课题的具体任务提出了想法和建议。与会代表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课题第一次工作会议圆满落幕。

 

来源: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建筑工业化发展行业管理与政策机制”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2016年9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组织召开了《建筑工业化发展行业管理与政策机制》课题第一次工作会。课题牵头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文林峰副主任出席了会议,负责人刘美霞处长,以及子课题参加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山东联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建筑工业化发展行业管理与政策机制》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业化建筑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的第九个课题,主要开展建筑工业化行业管理制度和体系、政策模拟评估系统、政策机制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提出一系列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政策措施的建议,为各级政府推进建筑工业化工作提供政策储备,推进形成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

 

文林峰副主任肯定了课题前期工作,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二是研究团队加强协作,三是严格进行财务管理,四是勤于总结提炼。

 

课题负责人刘美霞处长介绍了课题实施方案,包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实施进度以及任务分配情况等。各子课题承担单位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阶段性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难点进行了讨论。

 

“建筑工业化发展行业管理与政策机制”第一次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为切实抓好各项措施和要求的落实,严格管理,周密组织,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 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

 

BIM+VR+建筑产业现代化——龙腾设计精彩亮相江苏绿建展

2016年11月3日-5日,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BIM+VR+建筑产业现代化”为主题亮相第四届江苏国际绿色建筑展览会。江苏国际绿色建筑展览会是目前省内最高水准的绿色建筑展览会,代表了目前江苏绿色建筑相关技术与设计的最高水准。

 

2016年龙腾设计被江苏省住建厅批准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设计研发类),主要从事建筑产业现代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设计研发工作。目前,龙腾已申请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专利30余项,其中9项已获授权。今年龙腾已设计预制装配式项目14个,建筑面积超60万平方米,项目类型以住宅建筑和教育建筑为主,其中江宁万顷良田住宅项目规划总面积35万平方米,100%建筑面积预制装配,预制率达31.2%,是省内单个项目总面积最大的预制装配项目;江宁冈山二期住宅项目建筑高度达100米,100%建筑面积预制装配,预制装配率30%以上;中南地产G22项目是南京市第一个100%建筑面积预制装配、且预制率30%以上的开发商项目;谷里街道电视塔台住宅项目100%建筑面积预制装配,预制率30%以上;禄口中学易址新建项目群是江宁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政府投资装配式项目,预制率35%以上;殷巷四期幼儿园是江宁区第一个装配式幼儿园,预制率达32%;其他教育建筑项目还包括江宁月华路小学、东南大学幼儿园、南京高新沿江150亩经济适用房幼儿园、江宁玉树路中学等,预制率均超过31%。2016年度,龙腾设计将成为江苏省内建筑产业现代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项目数量最多、建筑面积最大的设计企业。

 

龙腾设计在大力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同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BIM+VR”,BIM是以项目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方案、施工图、深化设计、构建加工和现场装配全过程参与,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工程造价和缩短建设工期,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最核心的推动力之一;VR是当今前沿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R的加入更有效提升了BIM的应用效果并加速其推广应用。龙腾已成功设计多个项目并多次荣获重要奖项:九如城研究中心项目荣获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最佳BIM工程协同奖、高淳螃蟹博物馆项目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16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文化体育BIM应用新秀奖。

 

来源: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让河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驶入“快车道”

装配式建筑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蓝海”。朱正举委员呼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让我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驶入“快车道”。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就是绿色、节能、环保。据了解,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力争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仅占新建建筑5%的比重,10年内装配式建筑从5%跃升到30%,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朱正举委员建议,我省应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企业项目。借鉴外省成功经验,做好生产力布局,将装配式建筑和配套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配送、安装的企业聚集到园区,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错位发展的生产布局,打造高水平特色示范园区,引领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园区建设要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争取专项资金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园区建设单位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对接,申请政策性低息贷款,破解融资难题。


来源:河北日报

 

上海建工实现装配式高架桥梁“新跨越”

上海建工集团积极响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上海市提出的建筑工业化、信息化要求,围绕体制机制建设、标准制定和产业链发展培育等方面加强研究开发,以上海建工集团旗下上海市政总院设计、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施工的上海中心城区预制装配式高架桥梁——中环线国定东路下匝道和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施工的全预制高架桥——嘉闵高架桥梁JMB2-4标段等工程为代表,加上上海建工材料公司拥有生产节段梁、U形梁的成套技术优势、成熟的工艺和综合实力, 上海建工基础集团拥有用于节段梁、U形梁架设的架桥机设备资源等以及发挥设在集团內的集聚了上海在预制拼装桥梁领域研发、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龙头企业和机构的“上海预制拼装桥梁建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支撑作用,使上海建工集团在加快推动预制装配式桥梁发展方面实现了“新跨越”。

 

由上海市政总院设计、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施工的中环线国定东路下匝道工程近期展开建设。随着首根下圆上方型双曲面立柱安装成功,上海中心城区桥梁预制拼装施工的序幕正式拉开。中环线国定东路下匝道工程地处繁华的杨浦区商圈,位于五角场环岛“彩蛋”以东约120米处,工程全长约520米,预制构件全部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上海市政总院设计团队经过半年多的研究,从立柱模板到拼装体系,经过多次试验和总结,形成最适合该区域的施工方案。首先是装配式技术在项目中占比国内领先。

 

工程承台以上立柱、盖梁、混凝土小箱梁、钢结构箱梁等构件均采用了装配式技术,预制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犹如一块块“积木”组件的桥梁构件运至工地现场进行拼装,在工地看不到脚手架、支架、模板,大大减少了施工的占地面积。工程包括16根立柱、8个盖梁、17片小箱梁等,均为装配式施工,只有桥台和防撞护栏为现场浇注混凝土,承台顶面以上构件预制装配率达到82%,属国内领先水平。其次是对周边环境影响显著降低。施工期间保证地面车道数不变,除了夜间临时占一条车道拼装施工外,白天既有社会交通不受影响。

 

预制构件拼装作业均在凌晨零时至5时进行,因此没有一般工地常有的噪音。再其次是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首次采用新型的灌浆金属波纹管钢筋连接技术,通过技术攻关,研究了装配式结构合理构造、受力机理、抗震性能等关键性技术,研究了构件制作、运输安装、装配校正、连接定位等方面的核心施工工艺,并通过大量试验研究,证实了新型连接技术具有便于操作、安全可靠、造价较省的特点。最后是工程设计施工引入BIM技术。在BIM平台上实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查询、对比和工程量等统计工作,针对预制构件的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对施工中各类型监测点位进行数据统计、预警提示和监测点位的查询。吊装工作的每道工序,都通过BIM技术经过多次3D模拟及调整后,赋予现场实施,大大提高建设效率和预制构件的制作精度,使装配化设计施工更加规范有序,质量可查、可追溯。目前该工程吊装施工全面完成,标志着预制拼装技术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成功实施。

 

来源:中国建设报 

 

甘肃省房地产业商会考察学习装配式建筑新工艺新技术

为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调整升级,全面掌握装配式建筑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号召。11月1日,甘肃省房地产业商会(以下简称商会)组织会员单位80余人,在兰州大学一分部现场考察观摩了甘肃安居建设工程集团研发的预制底板、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等装配式建筑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并举办了新材料、新工艺专题交流座谈会。

 

据了解,该新型节能建材系列产品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工艺技术先进,其工装设备、参数配方等均达到工业化生产的成熟度,具有年产60万立方米横孔连锁混凝土砌块及80万平方米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截至2016年,项目已在甘肃省推广应用5年,工程应用30多个。该工艺和技术可以降低施工现场扬尘、低碳节能、降成本等。据安居集团董事长刘俊介绍,安居集团研发的这一项目,已通过甘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及科技成果鉴定。其历经五年研发、实验改进,现该项技术已经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在我省的多个重点项目使用。

 

来源:西部商报

 【聚焦装配式】装配式建筑今日快讯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作者(佚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你的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发布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标准政策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