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提升 | 聚焦:看BIM技术如何击退机场项目“拦路虎”

2021/07/01
阅读(913
评论(0
收藏(0
来源:中建五局三公司
作者:中建五局三公司
简要:BIM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将深入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而解决大型设备管理难题,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四类五轨”

城市血脉将在这里交汇,

最高6000万客流将在这里进出,

作为国内交通方式最多

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

就像一颗不停跳动的“心脏”,

为城市发展提供动能。

在数字化建造技术加持下,

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空间,

中建五局三公司

技术团队迅速谋篇布局,

拿出了完备的施工策划方案!

▼▼▼

超复杂结构  BIM来还原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下结构复杂,地铁机场东站与磁浮 T3 站、高铁机场站在此交汇,多个建筑物重叠压覆。与此同时,高铁机场东侧外接机场东隧道与综合交通中心(GTC)、旅客过夜房、高架桥形成外部立体结构,也为后期建设施工增添不小的挑战。

二维平面图纸所提供的信息有限,为提供更准确的各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三公司技术团队利用 BIM 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在BIM3D技术的基础上引进BIM4D以及BIM5D 技术,清晰还原设计图纸范围内各种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对项目进程进行预演把控,对各个重难点工序进行施工模拟,合理安排工序衔接,避免空间冲突,尽可能减少碰撞,为后期现场施工节约工期。

 

地铁“坑中坑” BIM来安排

地铁最深达21.58m,相当于7层楼的高度,同时,轨道交通在大基坑中两次交叉,最终在地下形成近20个“坑中坑”,复杂的地下结构及不同强度的地下空间对土石方开挖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在保证开挖进度的同时做好支撑、保证基坑安全?

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项目技术团队倒推工期,经过20余次反复验证,结合BIM技术,最终确定“3+3”的“开挖+支撑模式”,锚索外支撑、混凝土内支撑与修马道、挖机转运、抓斗抓取,实现施工顺序最优排列。

 

机电设计专业多 BIM来协调

综合交通中心管线复杂,专业分包涉及给排水、消防(含火警)、强电、暖通、弱电(电梯监视系统和楼宇控制系统)工程等多个专业单位,设备机房多,管线复杂,安装体量大。同时,对净空高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谓是挑战重重。

据BIM工程师范俊洋介绍,通过BIM技术对机电管线进行建模,对空间狭小、管线密集的区域进行净高分析,提前发现不满足净高要求功能和美观需求的部位,避免后期因设计变更而造成工期浪费,大量节省了人工排查的时间,提高了综合排布的效率。而正式施工前,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综合管线排布进行模拟,解决管线优化排布和接口碰撞等问题,实现设计“一次成型”。

接下来, 

BIM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还将深入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

从而解决大型设备管理难题,

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同时,还将结合公司自主研发

管理平台完成项目管理,

更好地控制工期与质量,

为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中建五局三公司),作者(中建五局三公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你的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发布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