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信息模拟过程可以获取施工中不易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使之变为施工单位长期积累的知识库内容。
1.应付阶段
2.项目试点阶段
3.单点应用,非全过程
4.单项目应用,非集成
5.单机应用,非协同
6.技术应用为主,数据应用和协同管理应用少
BIM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单位未来需要开发的信息技术集成,五年之后的项目就是全数据管理,工地不再是一个工地,而是一个处处带信息的磁场。
1.应付阶段。一部分企业还处在被动应用状态,在业主方强制应要求中的项目被动使用,甚至将BIM 技术视为对施工企业不利的技术,在心理上加以抵触,这些企业的生存能力无疑将受到挑战。 2.项目试点阶段。大部分企业还处在项目试点应用阶段,包括标杆性企业,如中建、中铁、上海建工等,还没有到普及性的项目管理基本工具,企业级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 3.单点应用,非全过程。工具级点状应用,非全过程应用,碎片化应用,应用点少。很多BIM 团队主要在3D 可视化和碰撞检查,成本高、投入产出不够。一次建模、全员全过程应用,应是努力的方向,多用一次,回报多一次,成本多分摊一次。提高BIM 的投入产出比是实现BIM 普及应用必须迈过的门槛。 4.单项应用,非集成。单专业应用,还达不到全专业的集成应用。其中有业主的原因外,公司BIM 团队专业不齐全、应用顶层设计能力不足,综合应用能力不足所致。不能集成化应用,会导致BIM 技术应用价值不能充分发挥,甚至一些解决方案是不可行的。全专业集成化应用能大幅提升成果的可行性,提升BIM的应用价值。但对技术团队的技术水平要求将更高些。 5.单机应用,非协同。单人单机的应用方式,大大减损了BIM 技术的价值,应用BIM 技术产生的大量数据不能被共享、检查,数据不能被项目和企业拥有。工程项目管理三大难题之一是项目管理协同困难,效率低、错误多,基于BIM的协同管理可以大大缓解这一问题。这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撑,大数据能轻量化应用。 6.技术应用为主,数据应用和协同管理应用少。BIM 技术,看上去是一个强大的技术,BIM 技术发挥最大价值的两个方面却是大数据价值和协同价值,技术值反而应该排在第三。做为企业和项目应用BIM,要把BIM 的三大价值,即强大的BIM 数据支撑、技术支撑和协同管理支撑都充分地用足,尤其是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协同管理支撑要用好!从应用广度来看,目前绝大部分央企、大量地方性国企、一些大型民营企业以及少部分有战略眼光的中型民营企业都在进行BIM 应用,基本上还处于项目试点阶段,试点的数量有多有少,与在建的项目数量相比,还只是个小零头。从应用深度来看,主要集中在个别的应用点,应用点还较为分散,应用体系也还在摸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