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友钴镍新材料研究院项目BIM实施阶段性应用汇报

2019/10/11
阅读(33
评论(0
收藏(0
来源:巨匠BIM技术研究院
作者:佚名
简要:工程建筑面积48814.44m2,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9325.82m2,地上总建筑面积39488.62m2,抗震设防烈度7度,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下1层,地上9层

工程名称: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钴镍新材料研究院项目研发车间

工程地点:

桐乡市开发区

建设单位: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

工程建筑面积48814.44m2,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9325.82m2,地上总建筑面积39488.62m2,抗震设防烈度7度,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下1层,地上9层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纯地下室为桩承台基础,主楼区域为筏板基础。

No.1

工程进度

九层结构层东、西、南三侧浇筑完成;西区超高支模架还未开始搭设。

 

 

 

No.2

BIM技术-土建应用

1.图纸变更记录整理

BIM人员将图纸变更记录整理成文档的形式,将新图纸中改动的部分在文档中直接体现出来,有效避免逐个图纸打开进行查看,避免了因图纸变更频繁、易发给现场施工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为日后竣工图的绘制奠定基础。

 

 

2.混凝土及钢筋分阶段的量比分析

通过与项目部成员交流、现场观察,在经过客观分析,找出原因,汇总数据,作出量比分析报告并提交项目部,让项目部人员清晰的了解现场工程量信息,做到进一步管控,为后续施工精细化管控提供数据化支撑。

 

 

 

 

 

3.工程量报送

本工程工程量为逐层分区域进行报送,报送前进行现场确认,浇筑后进行现场复核,进行原因分析,为下一次报量打下数据基础,也使工程量报送保证项目得到一定的材料管控效果。

 

 

4.悬挑支撑架交底模型建立

主楼8层大阳角位置含悬挑楼板,离地高度35.95m,出边距离3m,经项目技术人员多次研讨后采用钢梁悬挑加底部钢支撑施工方案,BIM技术人员通过建立BIM模型输出加工图及材料清单、辅助项目施工交底,保障了大悬挑部位的施工安全。

 

 

No.3

BIM技术-机电应用

1.安装模型

安装施工前期阶段,BIM实施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综合排布,达到了优化净高、节约材料的目的,为后续施工科学合理安排、减少返工、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碰撞检查

项目机电实施人员对安装各专业管线、安装专业与土建专业模型,进行整合碰撞检查,发现70余处有效碰撞,其中安装专业与土建专业碰撞60余处,立管穿梁10余处。

 

安装专业与安装专业碰撞实例

 

安装专业与土建专业碰撞实例

 

立管撞梁实例

 

碰撞汇总实例

3.管综出图

结合安装模型、土建模型以及各专业图纸,调整各专业管线位置,使其排布合理、美观,减少碰撞。根据调整完成的模型,进行综合出图以及分专业出图,注明各专业管道名称、标高和尺寸。同时根据模型对管道分布较密集、复杂的部位进行交底。

 

地下一层管线平面图

 

地下一层水管平面图

 

地下一层桥架平面图

 

地下一层风管平面图

4.预留预埋出图

结合安装模型、土建模型以及各专业图纸,调整各专业管线位置,使其排布合理、美观,减少碰撞。根据调整完成的模型,进行综合出图以及分专业出图,注明各专业管道名称、标高和尺寸。同时根据模型对管道分布较密集、复杂的部位进行交底。

 

地下室预埋平面出图

 

细部位置出图

 

细部位置三维

 

细部位置平面

 

细部位置三维

No.4

项目总结

截止日前,项目主体阶段也快接近尾声,项目BIM团队在工程量、数据分析、技术方案以及管综调整等方面实现了技术落地,为项目部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与帮助,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为今后的BIM应用打下了基础。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巨匠BIM技术研究院),作者(佚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你的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发布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