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发展现代化建筑产业 装配式建筑“省时省力”成“亮点”

2018/12/22
阅读(32
评论(0
收藏(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简要:  新华网南京12月21日电(杨派)建筑产业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
  新华网南京12月21日电(杨派)建筑产业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持续保持健康发展。12月21日,江苏省召开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新闻发布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顾小平等有关领导对目前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情况作了介绍。
  2014年,江苏省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省之后,省政府迅速出台指导意见,着力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方向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品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顾小平介绍,江苏省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明显,包括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3个、产业基地20个;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12个、示范园区4个、示范基地151个、人才实训基地7个、示范项目96个。示范城市区域推进的态势基本形成,示范基地覆盖13个设区市,示范项目种类齐全、技术先进,示范引领效应逐步显现。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化建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亮点”在发布会上被频繁提及。据了解,装配式建筑即建筑工业化,在厂家处完成板、柱、梁等相关建筑预配构件生产,在施工现场只需进行专业装配,实现建筑物拼接等工作,建筑成本可大大降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建管处处长范信芳认为,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对农民工的生产方式和家庭的生活方式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范信芳介绍,首先,建筑工地用工量减少促使农民工进入工厂,转型成产业工人,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其次,农民工转型产业工人,可以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避免了以往农民工是“临时工”的局面。最后,由于工作地点、工作时长相对固定,一部分产业工人可能转变成当地新市民,其生活环境、子女教育都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顾小平介绍,自2014年来,江苏省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占比稳步增加,2015、2016、2017三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分别为360万、608万、1138万平方米,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从3.12%上升到8.28%,2018年的1—11月,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已超过2000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顾小平表示,接下来江苏省将继续严格质量管控,适应装配式建筑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特点,加强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质量全过程管理,探索建立全过程覆盖、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质量监管体系,着力提高建筑品质,更好、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新华网),作者(新华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行业新闻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