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它的横截面面积达到1800平方毫米,“大截面”“高电压”使得海缆的输送容量更大。
第三,“大长度”“无接头”也是这条海缆的亮点之一。在运行中,海缆的接头容易成为电击穿的薄弱点,一旦击穿,整根电缆就会失效。若整根无接头,就相当于排除了电击穿的薄弱点,海缆的可靠性更高。
海缆从海缆船的电缆盘中拉出,穿过埋设犁,慢慢往海面放。海缆入水,工人们为海缆系上“救生圈”——轮胎,保证他们对海缆在水下位置的准确判断,同时也能够增加海缆在水中的浮力从而减少牵引设备的阻力。
在岸上牵引机的有力拉动下,海缆慢慢进入水中。如同保护航空母舰的护航编队一样,几艘锚艇围在海缆船身边进行保护,防止海缆船发生位置偏移。
海缆慢慢往岸边靠近,在潮水和风浪的冲击下,轮胎呈现为一条弯曲的长龙。龙头一端,由小船牵着,船身压在轮胎之上,控制着海缆前进的方向。海缆靠岸,小船上的工人将海缆头系好的绳索抛向岸上的队友,由众人合力将海缆拉进电缆沟,这样就完成了海缆登陆。
滩涂上变电站的稳定性
500千伏镇海变电站总占地面积3.73公顷,变电容量100万千伏,是舟山500联网工程的枢纽变电站。
这座变电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我国首座建在滩涂上的超高压变电站。
为保证建造在滩涂上变电站的稳定性,电力建设者们采用闭气止水围堰的方式,先把场地内外水域进行隔离,制造出一个清爽的空间。随后,将3114根桩管、848根浇灌桩垂直插入大地深处,坚实地挺起了变电站的“腰”,以此解决电站的直面沉降,对于表面沉降。是在横向表面铺筑了一层坚实的网。桩网复合,加强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区,有效控制后期沉降。
一个工程创下14项世界纪录
1、世界最多基础锚杆数量;
2、世界最大基础根开:69.024米;(基础根开是指基础主柱间地脚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
3、世界最高铁塔:380米;
4、世界最高混凝土灌注高度:262.3米;
5、世界最大吨位的铁塔:7280吨;
6、世界最大的单根塔材:直径2.3米,厚28mm;
7、世界首次直升机组立跨海输电高塔;
8、世界最大塔头尺寸:宽93米,高87米;
9、世界首条500千伏、220千伏混压跨海输电线路;
10、世界首次采用直升机跨海展放钢导引绳;
11、世界首个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工程;
12、世界首个国产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海底电缆(A相海缆);
13、世界首根应用软接头技术的500千伏光电复合交流海底电缆(B相海缆);
14、世界最长的单根无接头500千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C相海缆);
舟山从此驶上快车道
舟山是浙江省最后一个未接入500千伏电网的地级市。有了这个工程,就打通了与陆地直通输电的“快速路”!如果把110千伏联网工程比作“社区小道”,那么220千伏联网工程就好比是“城市主干道”,它的最大电力输送容量达到60万千瓦。而500千伏联网工程则是不折不扣的“城市快速路”,最大电力输送能力可达200万千瓦。
该工程的建成投运,进一步提高了宁波与舟山地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舟山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优化浙江电网的网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