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的障碍分析

2018/11/20
阅读(5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的障碍分析 1) 业主对BIM的需求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

1) 业主对BIM的需求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业主对BIM的了解尚浅,无法提出合理的BIM需求。项目启动前的需求无法明确,不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范围不清晰,还容易导致所完成的成果达不到业主满意度。业主便会根据完成的成果提出变更要求,这样业主和BIM设计单位陷入不断变更的循环中。

目前情况下,BIM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求业主对BIM提出明确的需求不太现实。这时,作为BIM专业团队,对BIM理解较为深刻,需帮助业主提出较明确的需求,为以后达到业主的满意度,避免后期的不断变更奠定基础。

2)项目启动前的BIM标准不明确

在BIM应用过程中,每个BIM团队应建立适合团队应用的BIM标准,这是由建筑项目多参与方合作的特性所决定的。建筑业尤其需要项目团队之间更好的集成、合作和协同,这样在BIM团队内可提高效率,避免工作的重复性。

BIM团队内部的标准包括业务标准(招投标标书模板、服务标准、人员配置标准等)、软件应用的标准(软件的类型、版本等)和信息模型的标准(基准设定、模型深度标准、扣减标准、属性设置标准、族的选用标准等),甚至细化到各类管线颜色的设置标准,这些标准的设定有利于BIM团队业务的开展和顺利实施,有助于形成成熟的标准化流程,增强BIM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3)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分析

每个项目都不是由个人完成,而是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在BIM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信息模型在整合过程中的错漏较多,而整体模型的质量不达标,就无法在后期中合理地应用。

信息模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模前团队中的标准不统一;第二,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对二维图纸的理解有误;第三,由于项目时间紧迫,建模过程中出现失误。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模型的质量,应在团队中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如图所示),保证所出的模型质量满足要求。

模型的审核机制包括自查和模型整合后的审核。自查不仅减少失误,而且基于对自己工作过程的熟识度能尽快修改模型,提高效率。模型的审核人员最好是参与本项目,对本项目有一点的熟识度,且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不仅包括软件应用还包括建筑、机电等的专业知识。审核人员对模型审核结束后,应出相关的碰撞检测报告。

--------------------------------------------

Envisioneer是专业BIM软件,实现了设计标准化、产品模数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尤其在成品模块化建筑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

1.简单易学

Envisioneer家装BIM设计软件,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士。

2.一键生成施工图

基于AUTODESK CAD成熟技术,一键生成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大样图等。

3.VR 全景体验

Envisioneer软件与Oculus Rift的完美结合,让客户提前体验未来的家。高清效果图,全景VR技术,100%体验感,大大提高签单率。

4.智能报价系统

自动计算人工成本、工料分析,方案初始,公司即刻掌握用多少人工,多少材料和辅材。控制成本管控工期。

5.开放端口 自定义供应链

拥有开放型端口,家居、建材产品均可自定义上传,企业自主创建封闭式供应链,整装推进,扩大企业利润空间。

6.后端延伸 生产工业化

设计方案确定后,数据同步发到各个工厂和供应链系统。全盘协同,效率高,提升客户满意度。

7.ERP信息化管控

无缝对接ERP管理系统,数字化掌控整个装修过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Envisioneer是"互联网+"时代下一款专门针对住宅建筑行业设计的一流BIM软件解决方案。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行业新闻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