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国内对于BIM的应用已呈现出从设计端迈向施工端的迹象,而且有些大型的施工企业已经纷纷尝试了BIM应用,结合自身的业务与项目对BIM应用也总结了些经验,但是基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付出多回报少,也就我们常说的小不到成效,施工企业应用BIM见不到效果的原因。
一、认知错误,偏离重点
这点是目前应用BIM企业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走访过一些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同他们交流了一下关于BIM的看法。绝大部分的回答是一致的,就是BIM就是一个建模软件,可以把CAD变成3D模型,仅此而已,甚至有些企业认为某些软件就是BIM,比如Revit。关于BIM与Revit的关系笔者之前就阐述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其实BIM是通过BIM软件建立3D数字化的、参数化的、可视化的模型,而建立模型的工作跟多的是在设计阶段完成,施工端对于BIM更多关注的应是,施工中物料的把控,现场设备设施管理,施工成本管控,人力成本控制,施工工序及施工模拟等,绝非是BIM模型的设计与建立。尤其是本土化解决方案如何与BIM应用相结合,才是施工企业关注的重点。
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很多施工企业应用BIM都是随波逐流,东施效颦,没有对企业自身的业务构成,项目特点进行评估,就盲目的上了BIM。而且有些企业负责人则是为了迎合趋势或者领导喜欢,采取好大喜功的方式,不做实际考试,就大张旗鼓的应用BIM,结果造成了应用效果极差,还未企业带了时间、成本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笔者早就表达过,BIM应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企业以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也不是靠一两个项目就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要长期不断的进行投入与研究,需要BIM与企业的切合点才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BIM模式,这一过程绝非易事。
三、错过时机,悔之晚矣
很多施工企业应用BIM效果不佳在于一个“等”字。等普及再说,等强制了再说,等标准出来了再说,殊不知,就在这一等的时候,很多机会就错过了。之前也说了,BIM应用需要时间研究,需要项目积累经验,笔者所不能说谁先掌握了BIM未来就站主动权,至少要比一般企业有竞争优势。而这一等,就把时机错过了,等你想学,想用的时候,别的企业早已总结出自己的BIM模式了,早已完成诸多项目积累了无数经验了,那个时候想后悔都晚了。
住建部发文:单独列项计取BIM应用技术费!
学历、奖项、论文要求都有变动!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评审迎来大变化!
关于BIM的六大误区:BIM只是翻模?有BIM证书就能找到好工作?
市政工程为什么要采用BIM技术?优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