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BIM技术在铁四院设计大楼的应用

2016/05/11
阅读(9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总部设计大楼的BIM应用中,对于较为复杂的空间,使建筑设计师能够将施工图内容与方案内容进行对比,从而贯彻最初设计意图,实现“真实的设计”。

BIM技术在铁四院设计大楼的应用

项目简介
以铁四院总部设计大楼项目为依托,大楼为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2层,地上19层。项目重难点工程包含混凝土内支撑施工、型钢及混凝土换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深基坑变形监测施工、乳化炸药爆破施工、安装管线综合布控等,综合性较强,特别是后期综合管线系统繁多,机电安装难度较大。考虑到BIM在设计行业上的战略价值与项目难度,从项目成立之初,便成立铁四院BIM小组,借助BIM技术解决项目中的重难点问题。
总部设计大楼BIM模型效果图

BIM应用准备
BIM小组选择了在建筑领域发展较为成熟、应用难度适中,同时兼顾专业更为齐全的Revit平台,协同方式为Revit环境下的链接模式。在现有总部设计大楼设计团队基础上成立的BIM小组将复杂庞大的研究内容根据专业配备进行任务分解并逐项落实。
链接模式关系
BIM小组专业配备及任务分解
BIM设计应用
所见即所得
在总部设计大楼的BIM应用中,对于较为复杂的空间,如立面门廊、装饰柱细部、空中花园细部能够得到比较直观真实的反应。使建筑设计师能够将施工图内容与方案内容进行对比,从而贯彻最初设计意图,实现“真实的设计”。
BIM技术之“所看即所得”
专业间即时沟通
通过BIM的协同概念,信息传递是即时的,通过模型链接能够将专业之间的修改、变更及时的反映给其他专业,从而大大的提高设计效率。通过BIM的即时协调辅助,项目在较为紧张的周期中,顺利地完成了总部设计大楼BIM建模和出图任务。
BIM设计协同
结构专业数据与实体模型的转换
在原有二维环境中,建筑专业必须通过对结构二维设计图纸的读图翻译,才能在剖面中具体表现每个结构构件的尺寸,工作量非常庞大。现在通过模型互导,将结构的受力分析模型直接导入到Revit中形成物理模型,再由链接直接导入建筑模型,从而自动生成快速准确的建筑剖面。
结构计算模型和物理模型转换
族库制作
BIM的三维设计中,原来设计通过大量二维符号简化表达的设备,现在必须建具体模型表达。对暖通、给排水等设备专业而言,增加较大量的工作量。总部设计大楼项目中暖通模型建立过程中使用的族数多达上百种。这些族不仅仅是简单的三维模型,还带有大量的设备信息,是未来采购、运维的基础。这些族在以后的设计项目中可以反复使用。随着项目积累,族库内容也将增加,未来的项目应用将会越来越轻松。
空调机房内设备及管道布置
管线碰撞应用
在二维设计中,综合管线是较为复杂内容。通过Revit平台下安装模型碰撞检查,优化机电安装模型,解决管线碰撞、砌体预留孔洞错误及优化吊顶标高等问题,解决了地下管线碰撞约560处、地上管线碰撞1900余处,避免了大量返工。
设备综合管线三维视图
应用成果及意义
在铁四院总部设计大楼项目BIM应用中,因需输入三维信息数据,设计工作量远大于传统二维设计,大量的信息输入造成了设计周期的延长。但通过处理这些巨大的三维信息数据,专业之间的BIM协作平台能极大地控制设计质量,保证施工后资源节约、能耗降低、增收创效。BIM技术应用至今,给项目管理带来了全面提升。
BIM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打造品牌工程,也迎合了建筑行业绿色施工和打造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及BIM技术的大力推广,铁路行业加快BIM技术的应用及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