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项目案例】BIM技术应用于徐兰客专兰州西站

2016/09/17
阅读(12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兰州西站站房工程具有结构复杂、工程体积庞大、专业众多等特点。BIM建设管理平台通过基于BIM的二次开发,实现对模型的无损分割、拼接,解决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BIM模型大数据的传输问题及各单位之间的远程协同、沟 ...

兰州西站站房工程结构复杂、工程体积庞大、专业众多,造成BIM施工模型体量大,日常工作应用不方便;加之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众多项目参与人员不在同一地点办公,无法便捷地对工程情况进行实时互动交流。

BIM建设管理平台采用BIM体系下的相关技术作为支撑,结合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全方位动态可视管理。平台主要从设计模型交付、现场施工深化、多版本模型对比、施工模型发布、施工流水段划分、工程量统计、施工材料管控、复杂节点工程施工指导等方面实现施工全过程管理。

模型的远程交互
平台实现了模型的远程发布(图1)、接收、交付等功能(图2—图5),为在不同地域的设计单位、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提供了很好的模型交互平台,达到模型的统一交付、分角色权限查看及确认接收、交付意见及时反馈等目的,为建设项目管理减少了成本。同时,该平台可以完成按类型发布模型,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应用,可让用户快速提取其最关心的工程信息模型。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对象的精益管理,需要对模型进行分类型发布。


基于BIM模型的远程沟通与协同

模型发布施工后需要施工单位对模型进行深化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和设计单位进行深度沟通,同时对工程局部进行修改时需要甲方同意,平台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远程沟通及协同机制(图6—图8),保证不同地域、不同单位间便捷、高效的沟通。

基于施工流水段的工程模型无损分割


BIM模型中含有建筑中的轴网标高信息,施工管理人员为满足施工要求,需要以轴网标高作为参照,对工程进行流水段划分,平台通过导入或手动选择流水段的划分范围并提交,系统则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模型按施工流水进行无损分割(图9—图11)。

模型修改远程确认

模型修改对远程确认功能给项目交付和远程沟通和协同奠定了基础,设计单位可通过该功能快速掌握施工人员所修改的局部模型在整体场景中的位置及内容,施工人员也可使用该功能查看设计者的反馈意图,同时作为建设管理方使用该功能能够达到实时动态的对项目深化过程中进行监控,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便利,提高项目实施的便捷性(图12)。

互联网环境BIM模型大数据的传输


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目参与方在不同地域,因此BIM模型数据交互需通过互联网传输,对于大型铁路工程互联网传输的及时性不能满足实际应用。平台采用分块、分类、分区域的模型管理方式,对模型进行分解传输,使大体量数据传输效率更高。平台在项目发布过程中采用按区域文件进行项目编辑,如对铁路站房工程可按专业按标高进行分文件存储(图13),在项目发布过程中可按对象类别再次进行自动化分解,最终在小文件传输过程中采用分解分块传输,降低由于网络不稳定造成的文件传输失败问题。由于BIM模型含有工程对象的分类编码,项目发布过程中程序根据分类编码并结合编码库可对模型进行按类型发布到服务器上(图14)。项目文件打开过程中可按类型选择打开项目文件中的部分类型(所关注)模型,此种方式能够解决同时打开文件过大而造成传输等待的问题,也可降低系统对硬件平台的要求,实现高效率运行。

工程量统计

BIM模型创建了工程中的所有对象,通过平台对工程构件所关联的相关材料、人员、施工器械进行统计,在施工过程中可按流水段、材料类型、施工计划等进行材料计算(图15)。

施工材料管控

平台依照施工计划对材料采购、进场报验、入库、下料及上道使用进行全方位管理,平台提供了便捷的设备、材料、器械的进场报验功能,监理也可使用平台进行见证记录,通过平台提供的报表及流程进行快速填报及流转(图16)。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