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项目案例】全面揭秘广州某大型地标性建筑基于BIM降低成本的秘诀!

2016/09/20
阅读(11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20年具有保持GDP快速增长的潜力,房地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城乡与住房建设部也提出了建筑业的十项新技术,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作为改变传统 ...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20年具有保持GDP快速增长的潜力,房地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城乡与住房建设部也提出了建筑业的十项新技术,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作为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BIM技术,从九十年代末概念提出,通过十多年的大型项目试点推广,到现在BIM技术已经由单业务应用向多业务集成应用转变,从标志性项目应用向一般项目应用延伸,事实证明,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如火如荼。本案例围绕施工阶段BIM技术全面应用展开,重点针对BIM技术如何在总承包管理中实现成本管控的降本增效。


1.项目背景


该项目工程总高度530米,总建筑面积50.77万平方米,地下室5层,地上111层。该项目于2011年8月8日开工,计划于2015年11月6日完工。塔楼主体是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具体由8根箱型钢管混凝土巨柱、112层楼层钢梁和6道环形桁架、四道伸臂桁架组成。


项目存在以下突出难点和关键点:


(1)工程复杂,体量大。混凝土用量28.8万立方米,钢筋6.5万吨,核心筒首次使用双层劲性钢板剪力墙配以C80高强混凝土,墙内钢筋、栓钉、埋件密布,对混凝土施工提出全新的严苛要求;钢结构9.7万吨,用钢量巨大;周边场地极为狭小,主塔楼垂直运输量大。预计高峰期主塔楼同时间施工人数最多约为3000人;钢构件尺寸大,单件重,数量多,其中巨柱截面尺寸3.5m×5.6m,单件最重达到69吨。超高测量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超高层安全消防体系庞大等难点。


(2)总包管理及协调工作繁重复杂。分包众多,该项目为超高层,不但涉及数十个专业及分包立体交叉施工,施工现场专业队伍多、材料多、工序复杂,总承包管理难点多。专业交叉频繁,进度编制困难,跟踪预控困难。成本管控方面,成本预算、成本核算、变更计算等工作量巨大,做好事前成本预控,避免成本管控以事后核算分析的过往失误。各种合同、图纸、申报材料、洽商函等文件数量庞大,状态查询、汇总管理工作十分困难,做好杜绝各种风险项遗漏申报导致的经济损失。


基于上述原因,该项目希望建立一套基于BIM的数字化施工技术和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化的BIM模型,实现项目精细化、数字化的技术与经济的管理。


2.BIM应用内容


(1)BIM应用目标


该项目BIM系统的总体应用思路为建立以BIM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实施数字化的技术、经济管理,具体描述如图3.11-1:


图3.11-1BIM应用内容


BIM模型不仅仅包括三维模型,还包含进度、成本、合同、图纸等丰富的业务数据,通过BIM模型为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及时、准确的提供关键数据。


(2)本项目BIM应用挑战


1)软件之间数据交互难题。目前国内外主流BIM软件多为专项应用为主,可解决单专业单业务问题;由于BIM数据标准缺乏,数据格式多样、不统一,软件之间数据交互困难,无法满足总包对各专业综合管理需求。


2)无法充分利用各专业已有深化模型。由于建模规则不统一,数据格式不互通,导致无法充分利用机电、钢结构等专业已有的深化模型。


3)信息与模型挂接的难题。信息与模型关联难度大,仅实现一次性的“文档关联”,没有实现实时、动态的“信息关联”。比如:施工进度模拟软件只能实现模型与一份进度计划的关联,用于展示形象进度模拟功能,无法做到动态进度计划与模型的实时、自动关联,因此无法用于进度的日常管理。另外。,清单与模型关联难度大,合同与图纸目前只能做到整份文档与模型的关联。


4)目前市场上没有成熟的适合中国国情应用于施工管理的BIM软件。


5)对于体量巨大的超高层建筑,各专业BIM模型集成后数据量巨大,目前软硬件很难一次性加载运行成功。


(3)BIM应用方案策划


1)建立统一的BIM规范及信息关联规则;


2)用各专业软件分别进行深化设计及建模;针对各BIM应用产品专长不同的情况,该项目在广泛市场调研基础上,各专业选用适合专业情况的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土建专业主要应用广联达GCL、GGJ;机电专业主要应用MagiCAD;钢结构专业主要应用Tekla。


3)依照规则将各专业模型集成到统一平台;


4)在项目管理系统中维护进度、合同、成本、合同、变更、图纸等信息,按照预设的规则与模型进行信息关联;


5)按照现场施工管理要求,系统按照工作面、时间段等多角度为项目人员提供进度、集成模型、图纸、工程量、合同等全面信息及模拟,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4)BIM综合应用内容


该项目与国内BIM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 “BIM集成信息平台”。该平台具有开放的接口,可集成不同BIM工具软件模型,以及Project、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数据。信息集成后可通过模型查询任意模型构件的进度、图纸、清单、合同条款等信息。基于该平台,结合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业务需求,与项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如图3.11-2。


图3.11-2 BIM整体解决方案


1) BIM规范及模型集成


制定符合项目需求的统一的土建、钢构、机电等各专业建模规则,不同专业建模软件可以建立模型,并能集成到统一的平台。深化设计模型可为后续工程量统计、进度管理过程使用,解决各专业模型无法融合的难题。


图3.11-3 建模规范及多专业模型集成


2) 模型集成


各专业、各层的模型集成到BIM5D平台中,平台使用模型服务器技术,在大模型显示方式、加载效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将十个专业的整楼模型加载到一个平台中,并且可按照应用要求几秒钟内按需加载指定楼层和专业。


图3.11-4 多专业超大模型集成


3) 碰撞检查


项目将不同专业的模型集成到统一平台并进行自动的碰撞检查,帮助进行预留预埋、管线综合等多项深入优化。如图3.11-5。


图3.11-5 多专业模型碰撞检查


4) 模型与进度、图纸、清单、合同条款按照属性关联


通过预设置的属性,将模型与项目管理系统的进度、图纸、清单、合同条款等进行自动关联,解决手动关联工作量极为繁杂的难题,可按模型查看相关信息,很好解决数据交互问题。如图3.11-6。


图3.11-6 模型与其它信息关联


5) 工程量自动计算及各维度(时间、部位、专业)的工程量汇总


按照时间段、部位及流水段、专业等不同角度,对工程量进行统计,实现物资计划、备料、现场加工、垂直运输等精细管理。如图3.11-7。


图3.11-7 工程量统计


6) 设备信息维护及影响分析


系统可通过Excel批量导入设备的供应商、电话等信息,可查找设备的维护手册、维修计划,还能通过管线、设备的关联性分析水、电等系统,在管道损坏时应该关闭哪些阀门,将会影响到哪些房间。如图3.11-7。


图3.11-8 运维信息维护及影响分析


(5)BIM在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内容


在该项目BIM系统中,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合同管理、变更签证管理以及成本分析这三个方面。


在合同管理方面,通过合同条款的拆分,定义具体的合同条款分类和关键词,实现总分包合同的快速检索和查询。同时,实现通过BIM模型,快速获取指定构件的合同条款内容。如图3.11-8。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