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项目】BIM技术助力博鳌机场 开启民航建造新未来

2016/12/29
阅读(5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博鳌机场是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的重点配套项目,期建造时长为10个月,为国内同类工程领先项目。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博鳌机场是如何应用BIM技术的。

项目介绍

  博鳌机场选址于琼海市中原镇,项目占地2732亩,配套建设通信、导航、气象、供电、供水、供油、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设施,可停靠波音737、空客A320等大中型飞机。计划年旅客吞吐量可达48万人次,年邮吞吐量1440吨。主体工程投资11.27亿元,包含配套工程及征地拆迁安置费用总投资19.1亿元。

工程难点

  1.工期紧缩,力保高效、高质

  博鳌机场自2015年3月19日开工至建造完成,全建设期仅10个月,较国内同类工程缩短58%。这一速度五一创造了世界民航建设史上的奇迹,也为全程的质量把控提出了超高要求。自方案设计至工程竣工,建设周期数倍紧缩,流程监管需要在多方协作、数据互传、成本把控、质量审核等方面做出全新突破,实现传统工艺与新兴技术的有效融合,探索民航建造的新时代模式。

  2.定位高、调整多、数据更新需步步跟进

  基于博鳌机场的工程定位高度,项目将于全建设期接受各方领导的多次观察。方案临时调整频次高于同类工程,建设期内的图文数据量成倍激增,全程数据管控与后期管理对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3.后期运维管理,数据庞杂、难度较高

  博鳌机场的BIM技术配合将于后期进展至运维管理阶段。相比于公建项目,机场的运行维护数据量更为繁杂,管控需求也更为精准。如何挖掘博鳌机场的BIM数据价值,与机场的日常维护形成良性数据互动,打造独具机场管理特色的BIM运维管理系统,将是后期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

BIM技术应用

1.标准制定

  为有效整合项目各参与方的工作成果,完成各阶段数据的顺利衔接,BIM团队特于工作初期制定包含建模深度、命名规则、扣减标准、出图规范、交换格式等在内的BIM工作执行标准与管理制度,规范各流程工作细节,提升协同工作效率与质量。

2.模型创建

  创建包含全功能用房在内的总场区模型,为各期方案交底、流程配合、现场审议、领导视察等关键节点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严禁因沟通信息偏差所引生的二次返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材成本。

3.管线综合

  本工程机电模型的创建无设计CAD标高参考信息,管线深化及因各次变更所产生的系统更改均由BIM团队同步完成。这一工序变化,虽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模型碰撞对原始设计方案的审核意义,却对深化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阶段的管线调整,即需充分理解并遵守各项设计规范、保留原始设计意图,又需兼顾现场条件与操作空间,确保模型琐事方案的施工可行性,顺利承接设计、施工两流程间的信息互传,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模型所产出效益,做到一步到位、无推翻重建。

4.精装配合

  创建航站楼全区域精装模型,可视化呈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装修风格,为方案审定、路线导航及后期运维管理提供精准的基础资料。

5.路线漫游

  三维动态展示非论坛期、论坛期的政要、VIP、游客进、出港行进路线,对比并确认人流线路、室内格局的优化方案,为后期导航及安保管理提供虚拟空间参考。

6.4D施工模拟

  在BIM模型中加入进度计划要素,实现工程施工进度的4D可视化模拟与动态管理,为博鳌机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有序、精准的建造数据,发挥资源调度优势,降低现场管理管控风险。

7.机场管理方案模拟优化

  人流管理、物流管理、灯光管理、航班管理等是机场工程独具特色的管理内容。将BIM技术所营造的虚拟仿真环境与机场自身管理需求相结合,为业主、施工方、监理方、运营方提供更为直观的流程方案演示,强化对潜在风险因素的排查力度,确保方案实施的科学性、优质性与实用性。

  本文重点阐述了博鳌机场BIM工作相关成果。在极短工期内,BlMI团队完成了包含方案规划、模型创建、精装配合、路线漫游、4D施工模拟等多项技术配合,为博鳌机场的顺利竣工全程护航。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