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设计】 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九个建筑

2017/04/06
阅读(57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今天是女神节出门遇到交通管制被堵在二环上车就停在银河soho前那年来这里参观,它还没建好今年路过,它的建筑师已经不在了..看着建筑女神设计的建筑想想这一生其实很短但她又实实在在的在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属于 ...

今天是女神节

出门遇到交通管制

被堵在二环上

车就停在银河soho前

那年来这里参观,它还没建好

今年路过,它的建筑师已经不在了..

看着建筑女神设计的建筑

想想这一生其实很短

但她又实实在在的在中国的土地上

留下了太多属于她的曲线

今天我们总结了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九个建筑

建筑在,你就在

节日快乐





广州大剧院 | 广州


这是扎哈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

如今是广州的地标之一

方案的灵感来自被珠江水冲刷形成的“砾石”

大剧院分成两块“砾石”

“大石头”为1800座的歌剧院及其配套

“小石头”为400座的多功能剧场和西餐厅

外立面材料以天然花岗石为主

建筑内部采用定制增强石膏玻璃纤维模板(GFRC)

让空间显得流畅动感

环绕形态的自由玻璃窗

保证了室内公共空间的采光和视野





IwanBaan


VirgileSimon Bertrand



银河SOHO | 北京


建筑位于北京东二环朝阳门西南角

是一个集商业和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体

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

设计借鉴了中国院落的思想

创造一个内在世界

设计的另外一个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梯田

充满变化的楼层及平台将空间有机结合

如同山间的梯田绵延不断

每栋建筑单体均有中庭和交通核心

且在不同层面相融

呈现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

给帝都的天际线描绘了灵动的一笔






IwanBaan


南京青奥中心 | 南京

建筑灵感脱胎于帆船

扎哈以解构主义的方式

在河西滨江风光带塑造了全新景观

建筑总面积约49万平方米

材料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RC)

是目前中国体量最大的GRC幕墙项目

建造难度甚至超过了鸟巢

建筑内部以多层次的透视

无穷的消失点和倾斜的多角度

不断变幻的峰回路转

使人们仿佛有挣脱地心引力的空间感






KhooGuo Jie



凌空SOHO | 上海


凌空SOHO是扎哈在上海的首个建筑设计作品

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十二栋建筑被十六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个空间网络

多个楼层彼此互通融为一体

这些结构叠放在下沉式广场上空

最高处落差约40米

俯瞰或仰望如置身大自然中的峡谷

面积超过7000平米的下沉式广场

不仅将地下商业区流畅连接

更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公共休闲空间

广场南北两侧的水景楼梯

与动感的地上建筑相映成趣

带来充满活力的氛围








望京SOHO | 北京


望京SOHO由3栋集办公和商业一体的高层组成

最高一栋高达200米

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

是从首都机场进入市区第一个高层地标建筑

三栋塔楼仰视时犹如三座相互掩映的山峰

俯视时宛似游动嬉戏的锦鲤

独特的曲面造型使建筑在任何角度

都呈现出动态优雅的美感

塔楼外部被闪烁的铝板和玻璃覆盖

与蓝天融为一体

建筑与绿化带都被巧妙地与周边环境融合

区域内小径连绵起伏

为人们提供了购物休闲场所





VirgileSimon Bertrand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大厦 | 香港

大楼高十五层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可容纳超过1800位学生和教职员

建筑透过其所位处的地势

以及其所采用的地板与窗页等建材

展现出流线型、不规则的造型

又巧妙地运用横线设计效果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

其内外庭院创设了亲切舒适的活动天地

配合大型露天展览场地及户外文娱设施

展现出城市空间的多元化

四通八达的过道和露天的门廊

方位横跨创新楼的里里外外

并同时连接校园的各座大楼

激发着每个进出创新楼的人的灵感






Doublespace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