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级精度误差控制 南宁地铁施工引入BIM技术

2018/03/02
阅读(25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地铁机电系统管线安装最大的挑战是精度,通过BIM技术可保证安装与模型匹配精度误差控

地铁机电系统管线安装最大的挑战是精度,通过BIM技术可保证安装与模型匹配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由南宁市城乡建委、市建管处主办的2017年南宁市建设工程地铁3号线创业路站中,就对BIM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利用。

据悉,南宁地铁3号线01标机电6工区承担了4站3区间1出入段线内的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动力照明等的施工任务。由于地铁机电系统管线安装存在分工细致、协同成本高、管线复杂冲突多等特点,传统机电安装施工方式难以准确、高效地完成任务。项目部门与广西科技大学BIM研究中心以校企合作方式,共同推动BIM应用落地。

在创业路站施工中,项目部引入基于BIM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它能够对复杂施工面进行无缝3D扫描,形成3D扫描实体模型,在数小时内即可完成实体数字化转换,还能实时动态高效地检验施工误差,成为获取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

项目部还依靠建立的车站BIM模型,对临水临电临边防护进行科学合理布设。他们通过软件对BIM模型进行管道碰撞模拟,发现站厅层公共区吊顶的管道不能顺利通过,经过BIM计算,对管道进行重新排布。

据统计,项目部利用BIM技术精细化管理各个专业,解决了1000多处碰撞问题,节约了工期和成本,安装返工率降到了最低。

地铁机电系统管线安装最大的挑战是精度。项目部结合3D扫描数据,利用BIM模型对施工场地进行BIM放样机器人综合放样,真正实现了“所见点既所得”。目前,单人每天可完成500余点的放样工作,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且能保证安装与模型匹配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BIM技术的可视化让复杂的施工变得简单,面对细致的工程管理问题,一台电脑就可以帮助中项目负责人完成任务。每一个施工面的进度可以立体动态地展现在他眼前,施工任务也能第一时间传达到施工终端。

扫一扫,内容更精彩!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