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项目
参赛单位: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参赛成员:何旭、陈龙章、 苏世宏、陈振明、陆建新、刘继军、李佳明、严帆、聂斌、杨杰
一、项目简介
1.整体工程概况
业主:华润置地(南宁)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RBS容柏生设计事务所
钢构安装: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28万平米
建筑高度:445m(广西第一高)
层数:地上90层,地下3层
工程量:3.58万吨
2.钢结构工程概况
主体钢结构:包括标准层的外框圆管柱、钢梁、核心筒劲性柱、两道桁架层;
附属钢结构:包括屋顶造型钢架及裙楼屋面大跨度桁架,最大跨度34m。
二、工程难点
难点一:钢结构专业施工管理
分析:为保证各专业后续顺利实施,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并配合制作、安装、土建、幕墙、机电等相关专业,如何使各专业间配合取得良好效果是本项目的重点之一。
对策:
1.在BIM系统中交叉碰撞校核;
2.提前深化设计,连接件在制作厂完成;
3.与总包配合:平面堆场设置,塔吊的使用分配,工序的搭接。
与机电配合
与土建配合
与幕墙配合
难点二:钢结构施工(测量控制、变形调整及重点部位焊接)
1.测量控制
轴线、标高控制点垂直传递途径示意图
地上施工阶段测量二级控制网布置示意图
2.施工过程压缩变形调整
分析:施工过程中钢结构自身重量、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基础变形等因素会导致钢结构的收缩变形。安装外框钢柱时,需要对柱的标高不断进行调整。如何减弱竖向构件压缩变形对安装精度的影响是本工程的难点。
对策:施工模拟计算分析核心筒与外框筒竖向变形位移差,为各施工层提供补偿理论依据。
核心筒压缩变形验算
外框筒压缩变形验算
3.Q390GJC高材质钢焊接质量控制
分析:构件采用Q390GJ高材质钢板,最大板厚为60mm,焊接是本工程的重难点。
对策:采用焊接工艺评定和现场焊接质量保证措施,解决钢板的焊接问题。
难点三: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护
分析:本工程钢结构安装的高空、悬空、临边作业多,施工作业危险源多,高空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是安全管理的难点。
对策:楼层钢梁面满铺安全网,楼层周边外设外挑网,钢梁上拉设安全绳,搭设安全通道,保证高空临边作业安全。
三、BIM应用背景
1.传统钢结构施工模式
传统钢结构施工要面临的两个问题: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
2.传统钢结构管理模式
由于各部门、各单位在钢结构工程施工阶段各阶段管理不精细,信息交换不及时、不准确,易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进而引起施工效率低下。
3.公司转型升级应用BIM的原因
(1)管理效益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升级项目管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综合效益。
(2)企业需求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管理流程,更新管理思路。
(3)市场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要求企业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转变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
4.项目应用BIM的原因
(1)钢结构设计复杂、临边作业多,安全隐患大;
(2)钢结构与其他专业交叉作业多、协调任务重;
(3)桁架层安装精度控制难度大;
(4)结构施工变形大焊接质量要求高;
(5)施工场地受限、施工过程变更频繁、过程管控难度大;
(6)施工计划落实影响因素多,过程可视化管理需求迫切。
以BIM为突破口,利用BIM可视化、协调、模拟等特点,着力解决南宁华润中心东写字楼钢结构施工中的重难点,确保实现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目标 。
四、BIM应用实施
1.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
1.1 深化设计
钢结构深化设计利用Tekla Structure 16.1,以LOD400
(LOD400为加工精度,土建专业LOD300)的精度,在统一标准下进行建模。
B3~6层Tekla深化模型
7~25层Tekla深化模型
钢梁埋件深化
1.2 模型整合
钢结构深化模型整合至Luban Explorer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碰撞检查,工程资料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计划管控等。
B3~6层整合BE模型
7~25层整合BE模型
1.3 碰撞检查
钢结构深化和图纸会审阶段,利用BIM模型,可提前发现钢构件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辅助深化设计。
58~61层斜墙碰撞检查
与机电管道的碰撞检查
42层顶模与埋件冲突检查
1.4 图纸管理
将图纸上传至BIM平台,手机移动端可以随时从云端获取图纸,在平台上对图纸进行分类管理,变更下发后同步更新。
Luban Explorer图纸管理
移动端图纸管理
1.5 方案动态模拟
对桁架层钢结构安装进行方案模拟,并从施工工序、方法和工期计划等多角度形成模拟报告,优化钢结构安装方案。
桁架层施工方案模拟
桁架层吊装模拟报告
1.6 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
从传统利用文档及图纸的交底形式,转化为在BIM平台上,用三维辅以二维的形式进行交底,提高交底效率。通过交底,完成模拟到实施的过程。
交底模型
方案交底
方案实施
1.7 模型移动端应用
任何手机扫描BIM系统中生成的二维码,任一时间任一地点查看模型内部构造,可通过社交软件实现信息共享。
1.8 工程资料管理
利用BIM平台,上传整合工程资料,实现电子化归档,同步更新资料台账。
工程资料管理模型
工程资料管理文件
2.质量、安全方面的应用
2.1 危险源辨识处理
在BIM模型上查找识别临边洞口等危险源,提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场及时对危险源进行防护。
危险源辨别
危险源防护
2.2 现场问题封闭管理
运用移动端APP,从云端获取设计图纸,将现场质量安全问题照片与BIM模型进行云标识,责任班组进行整改,逐一销项,闭合质量安全问题,最终形成销项报告。
问题封闭销项处理
手机移动端操作
2.3 现场质量过程管控
从云端获取钢结构深化模型和图纸,将其与现场钢构件进行对比复核,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并可通过手机移动端随时监控所有构件有关工程资料的准备情况,加强质量管控。
现场钢构件
移动端查阅图纸
移动端查阅资料
2.4 现场安全巡视
施工现场需定期检查的地方布置二维码(与钢构件全生命周期二维码整合),如外框钢结构、地下室钢结构、临边洞口、塔吊(电梯)限位、配电箱、宿舍区等,安全人员定期到此检查,扫描二维码,拍照上传检查点的情况。
钢结构安全巡视BIM二维码
安全巡视检查
2.5 虚拟质量样板制作
制作虚拟钢结构样板,结合钢结构虚拟节点(AR),方便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操作,观看样板间施工效果和样板施工方法。
2.6 钢构件全生命周期二维码应用
BIM平台可对钢构件从制作到验收等施工周期各阶段状态进行跟踪统计,实现施工周期信息化。通过生成二维码,录入钢构件信息并链接至构件深化图,移动端识别二维码及时获取构件信息。
3.BIM在进度管理方面的应用(PDCA)
3.1 计划编制和输入
进度管理方面采用P-D-C-A循环。首先,在Project上完成进度计划的编制后,将进度计划在BIM平台上与模型进行挂接。
进度计划编制
进度计划输入
3.2 钢结构BIM虚拟建造
在BIM平台上将钢结构与其他专业一起进行虚拟建造,展现周、月、年进度计划;
在此基础上将模拟建造进度与实际建造进度对比分析,找出进度计划的提前或滞后的原因,为进度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虚拟建造
建造后模型
3.3 无人机应用
通过无人机拍摄航线,及时获取现场人、材、机及形象进度,加强劳动力控制,保证钢结构施工进度,并成影像资料。
五、BIM应用成果
1. BIM建模
BIM模型达到LOD400标准,完成包括钢结构在内所有模型,共74个,所有构件1530276个。模型能很好用于成本估算以及施工协调包括碰撞检查、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可视化交底等。
26-46层BIM模型(LOD4000加工精度)
伸臂桁架建模
2. 图纸会审和碰撞检查
图纸会审、优化设计 11项,提出图纸会审问题691个,深化设计图出图162张,解决碰撞问题3003处。
图纸会审
碰撞问题销项
3. 关键方案模拟
关键方案模拟达到100%,虚拟建造全过程。超高层外框钢结构桁架层施工、地下埋入式柱脚施工、钢结构虚拟建造全过程等均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
4. 钢构件全生命周期监控及移动端应用
钢构件BIM二维码实现施工周期信息化,移动端识别二维码及时获取构件信息。此外,移动端应用于现场质量安全的管控,及时掌握各工序间的施工进度情况和工程资料的准备情况。钢结构移动端应用占整个项目应用的45%,已实现全方位管控现场质量安全。
移动端应用统计
PS:更多“华春杯”BIM大赛优秀作品视频请点击【BIM学院】进行观看!
扫一扫,关注BIM众包网!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