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深圳市莲塘口岸项目中的应用

2018/09/19
阅读(8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一、项目概况 莲塘口岸位于罗湖区莲塘街道西南角,北临罗沙路,南至深圳河。项目占地

一、项目概况

莲塘口岸位于罗湖区莲塘街道西南角,北临罗沙路,南至深圳河。项目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分为旅检大楼、货检场地、跨境桥、市政配套工程四个部分,建筑总面积14.9万平方米。

莲塘口岸鸟瞰图

深圳市莲塘口岸是深圳市规划建设的第七座跨境陆路综合口岸,加强了港深和粤东地区的联系,其建设有利于深圳市内陆口岸功能的优化调整,对带动莲塘片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牵涉部门多、体量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项目牵涉面广,协调难度大。

2.工程施工阶段工作面交叉多,协调工作量大。

3.口岸涉及人流、物流、车流交叉穿梭,净空要求高。

4.项目涵盖大跨度,大荷载,深基坑、斜柱、复杂节点等,造型复杂,工程技术难度高。

莲塘口岸作为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三个BIM应用试点项目之一,BIM实施在设计模型、综合审图、深化设计、施工模拟、方案优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实效,给项目的实施带来许多便利。

二、BIM技术主要应用点

1.模型审核

利用BIM模型,开展多专业工程师及设计师共同浏览深化设计模型,对设计问题及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最后形成会审确认单。


2.复杂节点模拟

基于BIM技术对梁柱、型钢梁柱、斜柱钢筋节点进行三维排布、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解决复杂节点钢筋碰撞问题,实现钢筋准确定位,指导现场下料和施工。

3.施工方案比选

65°大倾角钢筋混凝土斜柱是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直径1400mm圆形大截面、高度为27.8m。利用BIM模型进行方案优化、结构计算及比选,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确保方案的施工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案一: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因架体超高加密导致施工难度大,工期需后延一个月,初步估算材料费用100万以上,费用过高。

方案二:分层搭设单侧贝雷架平台

采用单侧贝雷支架结构。根据施工进度,搭设该层所需平台,该层施工完成后拆除,搭设下一层所需平台。

方案三:分层搭设单侧钢管贝雷架平台

采用单侧钢管贝雷架结构。根据施工进度,搭设该层所需平台,该层施工完成后拆除,搭设下一层所需平台。

方案四:一次搭设贝雷架剪力墙结构大平台

采用钢管贝雷架结构。根据上部结构施工需要,一次性搭设完成。经过项目及专家论证,综合考虑措施材料费、工期等因素,最终确定为此方案。

BIM技术,在展示讨论,方案出图,力学计算方面都全面的支撑了整个方案设计过程。

4.机电深化

原始设计梁底净空5.5m,此处风管尺寸6000×400mm,桥架150mm,支吊架预留100mm,净空达到4.85m,不满足港方5.1m的净空要求。

我方深化设计工程师多次与设计师沟通协调后,通过部分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风管尺寸,使缓冲车场净空达到5.05m。

5.新技术应用

VR体验:基于BIM模型,搭建相应安全体验VR平台,能大程度的虚拟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事故,激发项目人员安全教育学习积极性及意识。

无人机+BIM管理:通过无人机俯视照片与BIM虚拟模型相结合,将现状场地与未建造建筑物整合,为场地管理提供支持。

三、BIM技术应用成果

1.经济效益

将BIM技术全方位应用于设计施工阶段,在各领域都得到相应的技术突破,节约了成本,并为各参与方提供了丰富准确的数据支撑。

2.科技效益

本项目为深圳市BIM示范项目,目前已编制从设计、施工、运维等72个BIM标准,形成了以BIM为核心的标准和业务流程体系,为工务署BIM的规范化、标准化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