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宜昌市委党校中的应用

2018/10/22
阅读(47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一、项目概况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迁建工程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童家冲水库西侧,为群体多层

一、项目概况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迁建工程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童家冲水库西侧,为群体多层公共建筑,由“一环、两轴、三院、四组”构成,总建筑面积60660.72平方米。


二、BIM团队介绍及软件配置情况

公司投入由科技信息部牵头组成BIM团队,对由总承包项目BIM现场负责人、BIM技术总监、专业BIM工程师组成,负责BIM计划现场信息,档案管理与业主设计院,各专业分包的BIM团队之间的协同沟通管理工作,项目建立由工作站、服务器、高端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共同组建的专业BIM工作室,采用Revit、Navisworks、广联达等系列正版软件,在项目协同管理平台下进行项目的BIM综合应用。

三、施工前期应用

项目施工前期利用软件建立项目各专业模型,帮助业主和项目部更好的了解设计意图,图纸会审阶段,利用BIM软件进行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查,在该项目中共发现土建专业图纸设计问题568余处,机电专业1668余处。

四、施工阶段应用

开工时,利用BIM现场布置软件,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建立三维场布模型,提前解决施工场地、机械设备布置、物料运输堆放等问题,做出项目临时场地布置合理规划,保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在主体施工阶段,利用BIM模板脚手架软件对柱、梁、板进行拼模设计,确定最佳拼模方案,在外脚手架专业BIM软件中,按相关参数建立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模型,并导出沥干平面布置图,用于统计下料和技术交底。

利用Revit软件对砌体工程进行参数化建模,优化排砖图,根据砌块使用量数合理控制材料进场时间,节约施工场地,现场设置砌块加工区,有效控制砌块加工生产的灰尘,加工后运往施工现场,现场按深化图砌筑墙体。

机电安装,利用BIM软件对管线综合优化,在不影响原管线功能及施工可行性的前提下,将管线进行空间优化,利用MagiCAD软件对管道进行自动分段、编号生成材料清单,进行标准预制工厂化加工,对设备机房管道进行深化,确保机房设备位置合理、管线整齐美观,功能完善,安全可靠,运行稳定。

装饰工程中楼梯墙面贴砖利用软件提前排出贴砖效果模型,导出图纸和下料单,并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装饰装修吊顶标高碰撞检查,报告大厅走道四周吊顶原建筑设计标高5.4米,二次深化吊顶标高2.9米,通过模型发现二次深化吊顶遮住走道四周落地窗,通过优化吊顶标高满足原设计要求。

在Navisworks软件中导入project进度计划,将施工部位和施工计划进行衔接,完成施工进度的动态模拟,形象的指导现场安排施工计划。

通过BIM5D管理平台对于成本、劳动力、材料布置等资源信息的集成,综合反应各时期的资源需求量,优化资源投入计划,保证工程建设所需资源的高效投入。

五、BIM技术创新应用

利用BIM建立的模型结合VR设备实现动态漫游,实现比BIM模型交底更真实的体验,本项目利用BIM模型对传统反向支撑进行改进和模拟,该项工艺成果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且获得了湖北省2017QC一等奖。

利用BIM技术对现场新型连墙件布置进行精确定位,并通过建立模型指导现场施工,该项BIM应用深化成果,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全国2017QC一等奖,应用BIM模型制作移动支座装置,使其施工简便、定位准确,既保证金属屋面成型观感质量,同时解决屋面安装太阳能面板接口渗水问题的发生,通过工程项目二维码大数据库的建立,汇总项目的质量、安全、材料、设备信息,通过BIM模型关联的构件的二维码与项目劳务实名制系统对接,达到施工质量责任追溯的功能,提取优秀工人信息、优秀项目管理人员信息,公司自主研发与BIM模型构建二维码信息相关联的质量安全管理平台,通过此平台应用,可以使现场工程管理更加规划化、智能化、精细化。

六、经济效益评价

通过以上的BIM技术的应用实施,提高项目施工实体质量,减少项目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减少返工及优化施工等方面,共节约成本225.72万元。

七、后续BIM应用计划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BIM技术在应用实施过程中,总包方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专业分包必须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切勿单方面修改图纸施工,否则将会应用达不到预期理想效果,我公司将在现有BIM专业人才团队的基础上,建立交流学习和资源库分享平台,进一步加强员工自学自用的氛围,并通过多层次系统培训,打造地区专业高效稳定的BIM团队,科技信息创新技术已成为我司核心技术之一,我司将继续挖掘BIM的价值,比如设计图校核、精装方案比较、停车引导模拟、物业运维方案策划,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全面运用,集团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彻底颠覆传统建造方式,打造更低投资、更高效率、更安全环保、更高品质的项目实现智慧建造。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项目案例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