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问你BIM有什么用,请告诉他BIM的这些妙用!

2018/08/03
阅读(18
评论(0
收藏(0
来源:
作者:
简要:BIM有什么用?BIM到底有什么用! BIMer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追问,BIM哥感同身受,每次给

BIM有什么用?BIM到底有什么用!

BIMer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追问,BIM哥感同身受,每次给别人说完都是口干舌燥,然并卵,还没解释清楚~~下次再有人对你说出这样的疑问的时候,直接举以下的例子给他们看!

1.设计优化

国家会展中心位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西部,室内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整个综合体的建筑面积达到147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综合体项目,首次实现大面积展厅“无柱化”办展效果。总承包项目部引入BIM技术,为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建模,然后把各专业建好的模型与建好的主体结构模型进行合模,有效地修正模型,解决了施工矛盾,消除了隐患,避免了返工、修整,大大提高了效率。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作为亚洲地区生活垃圾发电厂里最大的项目,BIM的应用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通过采用BIM技术,使其在设计过程中节约了9个月时间,并且通过对模型的深化设计,节约成本数百万,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成效。

2.场地布设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河西支线工程项目——河西支线首级泵站位于大宁调蓄水库中堤侧,泵站设计流量10m3/s,设计扬程36m,总装机容量7500kW,泵站占地面积17088m2。由于泵站底板分块尺寸较大,因此对场布要求极高,项目开工前,根据甲方移交的征迁范围进行场地布置。在方案讨论阶段,发现平面图方式无法结合现场地形对综合加工厂、生活区和进场施工道路进行合理布置。采用广联达BIM施工现场布置软件对方案进行优化,将现场场地布置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上海地铁17号线项目结合3D扫描技术和BIM建模技术,快速构建疏散平台模型,达到实景测量、获取疏散平台各项构建物(支架、横梁等)参数的目的。同时,利用BIM模型输出的构建物参数,进行工厂化定制疏散平台构建物,最后现场组装疏散平台。

3.施工模拟

张呼铁路项目牵引变电所工程施工时,技术人员利用BIM技术搭建施工平台,演练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及顺序。采用此施工管理办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工艺标准。

光谷综合体项目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既有光谷广场下方,充分发挥了BIM技术,利用虚拟施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模型中,更直观、精确地反映各个建筑部位的施工工序流程,有效地协调各专业的交叉施工,保证工程进展顺利,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4.碰撞检测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位于武侯区、青羊区内,分别与13(规划)、4、27(规划)号线相接。通过采用BIM技术,发现并梳理问题所在,提供解决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漏碰缺。在项目施工前,经多专业核查,累计发现492处预留孔洞、136处预埋件、64处吊钩……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返工和怠工的情况,加快了项目进度,减少了材料浪费。

郑万高铁高家坪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立隧道二衬钢筋与横向排水管关系模型,发现二衬钢筋与横向排水管之间的碰撞(检查出设计上的缺陷)且将广联达5D在高家坪隧道对安全、质量、进度、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管理做出初步的应用。

5.可视化交底

苏州第二图书馆工程位于华元路以北、广济北路以西。总建筑面积45332平方米,结构形式主要为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对各个专业利用BIM技术,结合影音设备,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使交底多元化,增强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立体三维感,指导施工。

在青岛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辽阳东路车辆基地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施工前,都需要对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流程、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交底。车辆基地施工工程中,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不仅直观,而且提高了交底效率。


扫码关注,更多惊喜等着您!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
收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加入
易筑BIM交流群
扫码关注
行见BIM官方公众号

行业新闻热门资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