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CAD管道设计与现在BIM的区别在哪里?BIM解决了管道坡度的历史遗留问题。
1.故事的起源
在机电管线中,冷凝水及污(废)水管都属于无压水管,唯一动力就是靠重力势能,管线设置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坡度。
2.CAD的痛
设计时在处理这类管一般设计者都是比较厌恶的,记得以前做CAD深化设计时。
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的将乱七八糟的一对水管捋的整齐,并且找到空间了。
就因为排污管,坡度不够,又需要重新调整...
CAD时代所有带坡度的管,都只是有个坡度标注,和其他水管的交接点真的很难确定空间定位高度,最后的结果...
要不就重新考虑带坡管道的问题,或懒一点的就是大概将就一下,错误就像多米诺一样延续下来...
然后,施工的人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就按照图纸将错就错,最后受伤的是用户...
3.痛的继续
还有就是在设计卫生间,这些立管又要先考虑坡度后。
采用Y型三通连接,本来空间就塞的满满的,而这些具体的连接方式、做法在二位图纸很难体现的准确。
空间占位就会很容易出错...
忆苦结束...现在思甜...
4.BIM对痛的治愈
BIM的时代,大家看:
直接将重力水管的坡度搭建出来,任何一处管道相交的地方都会很明确空间定位。
不仅可以通过点击管道得到管线实时标记管线高度,在满足空间净高的前提下,进行其他专业的管线排布。
而且,根本不用再去抱着讨厌的计算器去核算是不是碰撞的问题。
So easy,搞定,去味不留污,
最后严谨的来一次碰撞检查,完美。
扫码关注,更多惊喜等着您!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住建部发文:单独列项计取BIM应用技术费!
学历、奖项、论文要求都有变动!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评审迎来大变化!
关于BIM的六大误区:BIM只是翻模?有BIM证书就能找到好工作?
市政工程为什么要采用BIM技术?优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