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BIM技术在项目级应用逐渐深入,BIM技术向管理渗透从而提升项目效益的需求也愈发显著。BIM5D项目管理平台以BIM为核心,以模型为载体,关联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成本、质量、安全、图纸、物料等信息,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本文将以中湘海外二公司枫华府第D01栋汇智广场项目为例,阐述BIM5D如何为项目进度、质安管理提供数字化服务并体现其价值。
枫华府第D01栋(汇智广场)项目由湖南继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湖南省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簏区含浦科教园,建筑总面积55992.10㎡,总高度为99.95m。地下室3层,主要功能为车库及设备房,地上部分分为A、B两座,其中A座地上27层,B座地上32层,1至3层为商业区,4层以上为酒店公寓办公一体。工程计划工期395天,质量目标为“力保芙蓉奖,争创鲁班奖”。为解决工期短、质量要求高、周边场地狭窄等施工难点,项目运用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
为保障项目BIM技术应用落地,2016年5月23日公司BIM中心派驻3名BIM工程师常驻现场组成项目固定工作站进行实施,并且根据项目需求、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不定期派遣技术骨干组成流动工作站协助应用落地。
项目BIM工作站挂牌
项目BIM工作站组织结构图
工作站进场后按照项目需求编制详细的BIM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包含工作站与项目部的工作职责、满足项目BIM运行需求的软硬件配置、以及计划开展的各项应用点实施流程和目标等内容。
工作站实施方案
项目工作站人员进场后按照实施方案建立了精细的建筑、结构和机电各专业revit模型,主要用于技术方面的BIM应用;预算员建立的BIM预算模型导入BIM5D进行平台级应用。
截止目前,BIM工作实施近一年的时间,工作站为项目BIM应用落地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1、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准备阶段,运用BIM5D的模型工程量查询(按专业、楼层、工区、构件类别)辅助项目部进度计划的编排。工作站的人员根据项目部编制的进度计划把每项工作所对应的模型工程量反馈给项目部,项目总工根据每项工作的工程量优化出更切实可行的实施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特点与验收的先后顺序,划分项目的施工任务及节点,编制Project进度计划,将进度计划导入BIM5D平台,根据关联规则将模型中的构件与进度计划中的任务节点依次进行关联。通过进度计划与模型关联,实现按时间维度查看每个阶段的工程量,进行4D进度模拟分析项目资金与资源曲线,做好提前预警和筹划。
2、进度跟踪与控制
项目部根据进度情况每两天上传一次现场形象进度照片,采取细节与整体一同呈现的拍摄方式,方便管理层实时掌控项目整体和细节的进度信息。同时可进行现场进度照片和模型计划进度的对比,了解现场实际进度超前或是滞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BIM工作站参与每周项目例会,把BIM工作融入项目的日常管理中,与项目的进度需求和管理紧密结合,避免BIM工作与项目部脱节,促进BIM技术向项目管理渗透。
将进度计划以及过程的项目进度信息录入至BIM5D平台,进入企业级BIM5D平台查看项目整体进度以及各工区细部的进展情况,真实地记录项目建造过程及各项工作实际完成时间,实现项目进度管理数字化。
1、质安协同体系
项目建立了从公司到劳务班组的施工企业内部质安管理体系,并引入业主以及监理方的信息化监督。完善基于BIM5D的全方位质安协同管理体系,目的重在落实质安责任主体,实现多方协同监督,打造创优常态化。
2、质安动态控制
(1)事前控制
施工前,利用BIM可视化,对管理人员及班组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使复杂节点更加清晰明了,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结合二维码存储功能,将技术交底张贴在现场对应部位,方便现场查看,使技术交底多元化,提升交底效果。
(2)事中控制
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利用移动终端记录现场施工质量、安全问题,拍照上传至云平台,明确责任人和责任班组,限时整改,整改后及时反馈并验收,对问题进行追踪管理,形成管理闭环,确保所有问题能落实整改,有据可依。
(3)事后控制
通过BIM5D管理平台导入质安管理数据,每周编制质安问题周报,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责任人、责任班组进行总结汇报,逐条分析原因,提出下一阶段的质安解决方案,确保质安隐患及时有效解决。
创建实测实量二维码构件库,将构件的责任人、检测员、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等实测实量信息录入平台,方便现场沟通查阅,并且及时分析偏差原因,制定下一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建立基于BIM5D的质安协同管理体系,以BIM技术为手段,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对质安管理进行信息化监督和控制,实现质安管理数字化,为企业提供协同落地的质安保障体系,在多方监督和协同实时管理的作用下,提升建造品质。
为了将BIM管理职责落实到位,同时又确保项目信息安全不被泄露,项目工作站根据项目部各岗位的BIM应用需求设置信息传递权限。平台中项目空间的人员增减必须经过领导班子审批确认后再执行权限的分配或回收。
通过BIM5D平台将传统施工项目的进度、质安管理数字化,这是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是实现企业和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以BIM技术为切入点,BIM协同平台为枢纽,将传统项目的生产要素以及经营要素数字化,可实现多个系统同步、大量信息共享、随时可调整等工作特性,从而达到减少施工变更,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