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五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民众往来更加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位于明斯克郊外的中白工业园,又是白俄罗斯第一个全球化工业园区,也是我国在海外开发建设的最大经贸合作区。借助白俄罗斯欧洲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依托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广阔市场,中白工业园成为了“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枢纽。行走“一带一路”,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个被称为“巨石”的工业园,领略中白两国员工用合作和信任谱就的友谊之诗。
正在读诗的瓦西里是我们在采访中偶遇的一位工程师。
某电气公司工程师 瓦西里·沙杜哈:中国的投资人来了,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闪着如丝绸的光芒,给白俄罗斯带来了新的希望。
央视记者赵曙光:把这几句诗句的首字母连起来,在俄语里面就是“巨石”的意思,即工业园的名字。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某电气公司工程师 瓦西里·沙杜哈:看到什么就忍不住写下来了。
年底将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建设
瓦西里看到的是中白工业园日新月异的变化。2015年启动实质性开发以来,园区已经建设了一期3.5平方公里内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到年底,这个数字将扩大到8.5平方公里,可以说完成了1.0版的建设。
中白工业园开发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
胡政:现在呢,进入了2.0版的开发。2.0版的开发是以生产设施建设为主,要建设大量的标准化的通用厂房,供投资者来租用。那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推动入园企业落地、投产。
央视记者:筑巢引凤,但引什么凤?中白工业园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方向。我身旁的这个展板展示了部分入园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在充分考虑了白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和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之后精挑细选的。
园区现有8个国家37个项目
中白工业园确立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截至目前园区内共有8个国家的37个项目,其中中国企业项目21个,合同总投资额达11亿美元。
成绩背后,是面对问题时,中白双方的相互信任与不断磨合。
中白工业园开发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 胡政:比如说,我们的建筑设计标准,它就涉及到两国的标准不一样,怎样进行转换?还有工程的验收等等这些问题,都会遇到。
仅仅一张工程图纸的转化就曾经屡屡难住双方的设计师,甚至拖慢过工程的进度。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发展中的瓶颈,经过协商,中白双方最终决定成立一家联合设计院。
中白联合设计院工业园项目总建筑师 维克多·斯科罗伯特:我们用中国同事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帮助,可以解决施工过程的问题。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接下来会更好地一起合作。
园区建设不忘生态保护
共商、共建、共享。共同的建设是为了共同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园区在紧抓基础建设的时候,也时刻没有忘记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
央视记者:在中白工业园里,目光所及,远处的天际线总是一片又一片的森林,在其中也有一小块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现在所在的中白友谊园,这里种植着一片小树苗,他们不仅象征着中白两国人民的友谊,同时也是园区管委会对园区生态的一个小小的补偿。
白俄罗斯森林覆盖率极高,超过90平方公里的园区规划用地内遍布林木。在园区在开发过程中,坚持按需开辟建设用地,最大可能减少对树林的砍伐,还成立了安全环保部,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制度当中。
中铁二十五局驻白俄罗斯代表处首席代表 田佳奇:这个小牛村也是在工业园范围内,工业园为了把这个小牛村保留下来,没有让他们拆迁。工业园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必备的水、电,他们原来都是自己打的井。
园区内这个被保留下来的村子叫小牛村,只有30多户人家。尽管是一次突然的造访,我们还是得到了淳朴的村民们热情的欢迎。我们被邀请到院子里一起采摘水果,甚至被招呼进家中做客。走进房间,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红彤彤的中国结,似乎在诉说着这个村子和中国的不解之缘。
中白工业园小牛村 村民:我们非常感谢中国人在这里铺上了沥青,修了路。
央视记者: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中白工业园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换来的是白俄罗斯人民的热情与友好。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民心相通,让一带一路更加畅通。
背景介绍:中白联合设计院
为进一步解决中白工业园设计成果转换时间过长、不适应园区的发展要求的问题,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北京建谊集团和白俄罗斯国家设计院进行股份制改制,设立中白联合设计院,并成为园区的第35家入园居民企业。该公司的成立,为中白两国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和提升的平台,能有效的提高园区工程项目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导读:
BIMer请注意,南京一波BIM培训清凉来袭
通知!2021年图学会BIM三级报名正式开始
关于举办第五届建设工程“中原杯”BIM大赛的通知
第一届山东省住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菏泽选拔赛的通知